首页 > 家庭关系 > 童年创伤 > 你是如何看待上学路上出现霸凌现象

你是如何看待上学路上出现霸凌现象

2018-12-11 20:50:49 责任编辑:siminer 10 2060

在现当下这个拥有平等观念的世界里,在上学路上也会遇到一些霸凌或者凌霸现象。这确实是社会上存在的很大的一个问题,下面就跟着 梦悠小编 一起看看吧。

你是如何看待上学路上出现霸凌现象

一、 上学路上出现霸凌怎么办

所谓霸凌,就是一个或几个人针对一个受害者进行长期的或有计划的殴打、辱骂、排挤、勒索。这样的行为会给施害方就会带来无法理解的心理伤害,这也成了很多孩子上学路上的噩梦,以及他们最后的休学理由。
同学间偶尔互相打打闹闹,甚至某一天一言不合大打出手,这不能叫"霸凌",因为它们是偶发的是无计划的,冲突中双方是平等的--这是儿童正常人性的表达,只反映了儿童心理的不成熟是随着年龄增长是可以改善的幼稚病。回头想想我们小时候上午那些,尤其是男孩子那个不是打了一架又回归好一起好朋友那样子好好玩耍。
而霸凌反映的是人性的另外一面的反面教材,冲突双方不平等又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的,需要努力寻找解决之道。
二、 校园凌霸成为休学理由
校园凌霸源自社会学习。从家庭开始父母对孩童的照顾若带有敌意和不负责任,例如遗弃或施以家庭暴力让孩童的社会互动处于负向状态,那么这样孩童将来成为加害人的可能性会大幅提升。其次孩童进入小学后在学校里受教师影响至深,因为此时孩童就会模仿他人阶段。教师如果选择错误的管教孩子的方式,凌霸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如果同学间发生了一些霸凌行为,而教师不加以阻止就可能造成其他同学对他人的错误的价值观。
孩童的人格养成与家庭生活有着很密切关系,尤其父母往往是孩童的第一个重要他人。这些重要他人对孩子童年的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孩子就很有可能成为霸凌加害人。因为霸凌对于在成长的小孩来说是一种学习的行为,现在的霸凌者一般都有攻击的前科也就是说会有攻击迹象,而它的攻击则是从模仿中来的,这种模仿都是来自父母对待孩童的态度,其子女会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在家中得不到关心与爱,甚至遭到虐待的小孩容易将痛苦加诸于他人,借此宣泄情绪或获得关怀,这些相对地,采取开明、关怀、宽容和温暖管教手段的父母,其子女有较多正向心理也较不易产生行为偏差。
梦悠情感,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女性情感成长学习平台。

会员福利
加微信
约咨询 听好课 找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