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认知行为 > 抑郁自评量表解析

抑郁自评量表解析

2018-10-30 15:21:46 责任编辑:玩世不恭 10 1082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是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原型是W.K.Zung编制的抑郁量表(1965)。其特点是使用简便,并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只是对严重迟缓症状的抑郁,评定有困难。同时,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于文化程度较低或智力水平稍差的人使用效果不佳。下面就让梦悠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sds抑郁自评量表吧。

抑郁自评量表解析

一、抑郁自评量表sds简介

抑郁自评量表是一种测量抑郁的工具。由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庄(WilliamW.K.Zung)于1965-1966年开发。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由七级评分构成。包括精神性-情感症状两个项目,躯体性障碍八个项目,精神运动性障碍两个项目,抑郁性心理障碍八个项目。量表使用简便,并可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但对具有严重迟缓症状的抑郁则难于评定。此外抑郁自评量表对于文化程度较低或智力水平稍差的人的评定效果不佳。

二、sds抑郁自评量表表优点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由W.K.Zung编制于1965年,为美国教育卫生福利部推荐的用于精神药理学研究的量表之一。因使用简便,能相当直观地反映病人抑郁的主观感受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当前已广泛应用于门诊病人的粗筛、情绪状态评定以及调查、科研等。

SDS的优点为使用简单,不需要经专门的训练即可指导自评者进行相当有效的评定,而且它的分析相当方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了解被调查者近期心境,可应用于心理咨询门诊中。如用于评估疗效,应在开始治疗或研究前让自评者评定一次,然后至少应在治疗后或研究结束时再自评一次,以便通过SDS总分变化来分析自评者的症状变化情况。在治疗或研究期间评定,其时间间隔可由研究者自行安排。

三、抑郁自评量表组成

以下为SDS量表的内容(带*为反向评分题):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忧郁)

2、*我觉得一天中早晨最好(晨重夜轻)

3、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易哭)

4、我晚上睡眠不好(睡眠障碍)

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食欲减退)

6、*我与异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性兴趣减退)

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体重减轻)

8、我有便秘的苦恼(便秘)

9、心跳比平常快(心悸)

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易倦)

11、*我的头脑和平常一样清楚(思考困难)

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能力减退)

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不安)

14、*我对未来抱有希望(绝望)

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易激惹)

16、*我觉得做出决定是容易的(决断困难)

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无用感)

18、*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生活空虚感)

19、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更好(无价值感)

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感兴趣(兴趣丧失)

四、测验记分

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待评定结束后,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总粗分(X),然后将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标准分(Y)。

五、sds抑郁自评量表结果解释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SDS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分值越低状态越好。标准分为总粗分乘以1.25后所得的整数部分。我国以SDS标准分≥50为有抑郁症状。

抑郁严重度=各条目累计分/80。结果:0.5以下者为无抑郁;0.5—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69为中至重度;0.7以上为重度抑郁。仅做参考。

会员福利
加微信
约咨询 听好课 找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