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认知行为 > 依赖型人格障碍症状及治疗方法

依赖型人格障碍症状及治疗方法

2018-11-05 15:22:49 责任编辑:玩世不恭 10 831

依赖性人格障碍以过分依赖为特征,表现为缺乏独立性,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深怕为人遗弃。将自己的需求依附于别人,过分顺从于别人意志。要求和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当亲密关系终结时则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有一种将责任推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下面就让梦悠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依赖型人格障碍症状及治疗方法

一、依赖型人格障碍症状表现

表现为请求或愿意他人为自己生活中大多数重要事情做决定;将自己的需求附属于所依赖的人,过分顺从他人的意志;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不愿意对所依赖的人提出要求,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处处委曲求全;由于过分害怕不能照顾自己,在独处时总感到不舒服或无助;沉陷于被依赖关系亲密的人所抛弃的恐惧之中,害怕孤立无援;没有别人过分的建议和保证时做出日常决定的能力很有限,总把自己看作无依无靠、无能的、缺乏精力的。

二、依赖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以过分依赖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项:请求或同意让人为自己生活中大多数重要事情做决定;将自己的需求附属于所依赖的人,过分顺从他人的意愿;不愿意对所依赖的人提出即使是合理的要求;由于过分害怕不能照顾自己,在独处时感到不舒服或无聊;沉陷于被关系密切的人所抛弃的恐惧中,害怕只剩下他一人来照顾自己。

三、依赖关系形成原因

心理学观点认为: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这时如果父母过分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以致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作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采纳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形成依赖型人格。

四、依赖型人格障碍治疗与预防

人格障碍的治疗由于人格障碍的本质和发生原因尚未解决,因此对治疗作用的评价不一。在人格障碍的治疗上应该清除无能为力的悲观论点,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矫治。人格障碍的主要治疗原则是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人格重建,改善病人的社会和心理环境,使其适应社会。

1、药物治疗

总的来说,没有一种药物对人格障碍治疗有效。但出现异常应激与情绪反应时临时少量对症用药是很有帮助的,某些药物可用减轻某些症状。这种方法并非一劳永逸,并且对于改善其他症状疗效不佳,因为与人格障碍有关的问题本来就很顽固,所以对药物治疗有效的症状通常在停药后复发。

2、心理治疗

人格障碍者是自我协调的,他们一般不会主动求医,常常是在环境及社会地位改变后不能适应感到痛苦,或出现情绪睡眠方面的症状危机时才到医院寻求治疗。由于社会化问题是人格障碍的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心理干预首先是重建他们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创造关心、爱护和不受歧视的氛围。另一方面帮助其认识个性缺陷,鼓励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矫正其不良习惯,改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加强自我调节和进行各种治疗(包括环境适应能力训练、就业及行为方式指导、人际关系调整等),人格障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动员其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控制和纠正偏离行为与习惯,逐渐改造不良人格,重建健全的行为模式。

会员福利
加微信
约咨询 听好课 找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