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认知行为 > 中等收入陷阱比中产收入更可怕

中等收入陷阱比中产收入更可怕

2018-12-24 16:33:09 责任编辑:临时工 10 361

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中等收入陷阱”是2007年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在提出初期,这个概念并没有引起经济学界的关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增速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心尤其是中国会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逐渐成为舆论热点。下面 梦悠情感小编 教大家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吧。

中等收入陷阱比中产收入更可怕

一、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概念存在不少“逻辑陷阱”

依照世界银行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概念的语义,“中等收入圈套”是指许多国家在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之后,将会进入经济阻滞期,出现贫富悬殊、环境恶化、社会动荡等现象,最终长期徘徊在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之外。深究这个概念,能够发现其缺乏严谨的理论证明,存在不少“逻辑圈套”。

一是“计算圈套”。“中等收入圈套”用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这个单一指标来衡量发展水平,但GNI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民生活质量、精神状态等。从联合国发布的各国国民美好指数排名看,被视为落入“中等收入圈套”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的排名显著高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不丹归于中低收入国家,但有关查询却认为它是“全球最美好国家”之一。皮尤中心2014年的查询显示,在高收入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未来表明乐观的国民份额普遍在30%以下;而在孟加拉、巴西、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的国民份额一般都在80%以上。阿玛蒂亚·森、罗伯特·巴罗等闻名经济学家都认为,所谓“中等收入圈套”仅仅一种计算现象,并没有经济学方法论支撑,因此适当片面。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不会重蹈一些拉美国家覆辙

在关于“中等收入圈套”的评论中,一些拉美国家常常被视为典型案例。这些国家落入“中等收入圈套”后所暴露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科学技术落后、贫富距离悬殊,既无法与低收入国家竞赛,也难以缩小与高收入国家的距离。而观察中国不难发现,我们早已汲取一些拉美国家发展中的经验,不仅没有走上拉美国家的老路,而且走出了新式工业化、新式乡镇化的新路,行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大力改变发展方式,走新式工业化路途。坚持绿色发展,是我国坚持走新式工业化路途的生动表现。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蓬勃发展。详细而言,绿色金融经过信贷、债券、基金、保险等工具和政策,将资金引导到环保、节能、清洁动力、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项目中。现在,我国的绿色金融现已对绿色出资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正在加快建立。

大力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式乡镇化,更加重视提升人民群众取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些拉美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因为政府公共功能缺失,导致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很多人口涌入城市却找不到作业,呈现了许多贫民窟,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相比之下,我国的乡镇化始终在有序推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式乡镇化,优化乡镇布局,努力创造更多乡镇工作岗位,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昌盛的新式工农城乡关系加速形成。

大力保证和改善民生,采纳切实办法提高城乡居民衣、食、住、行水平,而且施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将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完成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一系列举措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取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梦悠情感,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女性情感成长学习平台。

会员福利
加微信
约咨询 听好课 找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