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说男人自尊心强是什么意思
2022-04-12 13:50:41 责任编辑:PH 10人 234人
家长培养孩子的教育目标常说:自尊心强是什么意思,希望把孩子培养成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的孩子。
什么是自尊?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
我们常说一个人有很强的自尊心,一点批评,会像玻璃一样脆弱,被描述为玻璃心,甚至贬低自己,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离家出走。
自尊=玻璃心吗?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受到批评后能抵抗压力,过上乐观的生活?
自尊有强弱之分。太强的人容易清高,太弱的人容易自卑。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了解自尊的情感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什么是自尊?自尊决定了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决定了他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缺乏自尊的人会缺乏信心,然后放大自己的弱点,减少自己的优势。比如爱抱怨,爱生气,自吹自擂,信口雌黄。
事实上,这些都是在没有建立自我价值感和低自尊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行为。这样,社会互动就会减少。学习或职业进步不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扉,听到批评或解决问题。。从长远来看,不仅许多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生活也很痛苦。
自尊似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拥有自尊才能真正维持生命。
01.低自尊的来源
既然自尊对孩子如此重要,那么孩子的低自尊是如何形成的呢?经过专家对成千上万不同人的测试,发现孩子0-4岁时,父母的育儿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自尊。
每个孩子从小就受到批评。批评并非都不好。如果批评会影响孩子纠正错误的行为,批评是积极的。如果是病态批评,会决定孩子的不良自我感受。经常受到病态批评会导致孩子长大后喜欢批评自己。
病态批评主要来自以下五个因素:
①父母将品味、个人需求等与道德挂钩。
比如考低分,孩子被骂是可耻的。留下自己喜欢的发型,被骂成坏少年。喜欢玩水玩沙弄脏衣服,被骂很自私。
孩子从小就经常听到有人说他懒惰、自私或神经病,会形成长期的挫败感。
②父母混淆了行为和本质的程度。
如果父母经常批评他们的孩子是坏孩子,他们不仅会责怪他们的行为,还会攻击他们的个性。孩子们会认为他们和他们自己的行为很糟糕,无法区分他们的行为和本质。
③父母禁止手势的频率。
孩子经常受到批评,反复提到会内化,真的觉得自己真的不好。父母禁止手势的频率会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产生重大影响。
④父母禁止手势的一致性。
孩子做一件事,有时可以,有时不能,父母标准的变化会让孩子产生莫名的内疚,但由于标准不一致,孩子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⑤禁止手势来自父母情绪化的频率。
如果父母在愤怒或抑郁时批评孩子,把孩子当作愤怒的对象,病态批评的力量是巨大的。
我不知道怎么生你这样的孩子别叫我妈,我没有你这样的孩子。
这些毛骨悚然的话,虽然是父母一时的愤怒话语,常说也会让孩子记住一辈子,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父母应该看看他们是否经常对孩子进行这样的病态批评。如果他们立即停止,否则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重大打击和破坏,后悔一辈子,形成孩子低自尊的表现。
02.常见的认知扭曲
低自尊与家庭环境有关,但事实上,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是间接的,影响自尊的程度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低自尊来自于扭曲的认知。
例如,当孩子们照镜子时,他们经常说:天哪,他们太胖了,太丑了。这些想法肯定会打击他们的自尊。相反,如果孩子经常觉得自己的身材很好,这个发型很适合自己,这些想法肯定会增强他们的自尊。
认知扭曲实际上是病态批评的常用工具。操作手段。打击儿童自尊的有效武器。心理学家总结了九种打击自尊的常见扭曲。父母应该学会识别他们,以更准确、更公平的方式对待他们:
①过度总结。根据一个事件总结一般规律。例如,如果你考得不好,你会认为你的孩子很愚蠢。父母喜欢用一切,总是。这些词来形容。
②贴上统一的标签。无意识地用诽谤的标签来描述孩子。比如爱拖延。
③过滤器。选择性地只关注负面,忽略正面。
④二元对立思维。对事物进行绝对分类,不是黑就是白,对自己的判断也是非此即彼。比如我觉得孩子不是学霸就是学渣,不是成功就是失败。
⑤自责。爱责怪一切,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
⑥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和自己有关,喜欢和别人比较。比如谁的孩子怎么样。
⑦读心。毫无根据地猜测别人的心思。
⑧控制错觉。要么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要对每个人和事负责,要么觉得无能为力。比如一个人觉得自己要对母亲的健康和孩子的成绩负责。当你无法控制时,你会认为自己软弱无能。
⑨情感用事。受多变情绪的控制,认为事情和自己感觉的一样。
在这些常见的认知扭曲中,父母在病态批评中最有可能的价值观是应该:你应该好好学习,你应该先参加考试,你应该快速做作业
攻击自尊的方法有两种。首先,你的应该和价值标准可能不适合你。父母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很多都是遵循上一代的教育方式,比如棍棒教育或者对你好,所以他们还在用这种传统的方式管教每一个孩子,肯定会遇到冲突。
二是在道德层面判断另类情况、行为和品味,同时进行道德指责。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在父母身上。例如,如果孩子听话,他们认为自己是好孩子。如果他们不听父母的话,他们就是坏孩子。这些价值观也会植入儿童的价值标准,最后孩子真的会这么想。
如果父母错误地将扭曲的认知与道德联系起来,自尊心强是什么意思,就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变得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