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自我认同感?
2022-04-13 10:45:35 责任编辑:PH 10人 2630人
理学中确实有一些自我认同的理论,在个人心理健康中,自我认同感也非常重视自我认同对人类成长的意义。从你的表达中我可以看出,你是一个愿意向心理学求知的朋友。
这是值得肯定的。
1.自我认同的概念
(1)自我认同概念的心理起源。
我希望你能理解这个词是心理学的学术术语。一个学术术语的产生是由无数科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的。
我们对一个词的概念很好奇,所以严谨的做法不是主观地用感觉来判断它的字面意思,而是理性地寻找答案。
1.自我认同的概念。
自我认同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第一个概念,也被称为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指将人的需求、情感、能力、目标和价值观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人格框架。也就是说,一个人有自我一致的情感和态度、自我连接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然后我们可以称这样一个人为自我认同的人。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哲学家王阳明也提出了。
具有自我认同的人具有以下特点:
1.有自我认同感的人,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心态稳定自信。人生目标明确。
2.有自我认同感的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会抱怨,不会放弃自己,会积极解决。
3.有自我认同感的人,当人际关系发生冲突,外界对自己有不同看法时,不会陷入极端的消极态度,会有选择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互相学习。
(2)自我同一性混乱及其负面影响。
要理解自我认同的概念,并将其融入自我心理学建设,就必须理解自我认同的反义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我探索中避免自我混乱的负面影响。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健康、更快乐的人。
自我认同是自我同一性的负面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同一性混乱
同一性混乱又称同一性扩散。
自我同一性混乱是指人们在寻求自我同一性过程中同一性失败的现象。
如果一个人有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1.自我认同混乱的人。对自己缺乏清晰的认识,也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也不知道我不想要什么。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自我理解。
2.自我认同混乱的人。不清楚或避免考虑个人素质、目标、角色和价值观。这样的人经常感到困惑,没有可行的人生目标。
3.自我认同混乱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也会有一定的障碍。自我评价低,容易自卑,难以承担生活责任。遇到问题会选择逃避,会给自己的能力不足找很多借口。
自我同一性混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心理矛盾。
陷入自我认同混乱的人,如果不能及时认识自己,积极开展自我建设,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社交障碍等。
2、青春期是建立人类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现阶段,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认同感。
从出生到逐渐独立,我们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现过程。
没有人能从胎儿中学会自我认同。
也就是说,自我认同的建立,从零开始,有一个发展阶段,如果我们能清楚地知道自我认同建立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帮助下一代成为更好的自己。
青少年时期形成了自我认同的概念。
我们总是说年轻无知和年轻无知,事实上,这意味着青春期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带着困惑和问题。
埃里克森说,如果自我认同的概念在青少年时期没有正确建立,那么真正的亲密关系就不会成熟。这是因为没有建立自我认同概念的人缺乏信心,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很难形成真正的亲密关系。
如果现阶段家长缺乏对青少年自我认同感的培养,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事业发展和生活态度。
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注意青少年的培养。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同时,自我认同感如果我们在青春期的遗憾已经形成,我们就不应该放弃自己,而应该更加努力地建设自己。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