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何为事后诸葛亮
2018-09-28 23:34:33 责任编辑:蔡鑫悦 10人 1131人
事后诸葛亮意思是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出自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的诸葛亮,决定拉武装时我就说过我们不拉出去,郭忠还可以存在,因为引不起小岛的注意。"
事后的诸葛亮--事前无意见但是到了事后却高谈阔论的人,一般用来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谑语讽刺那些自作聪明放马后炮的人。诸葛亮是未卜先知但是他们是过后方知,所以称为事后的诸葛亮。事后诸葛亮故事也可以理解为被别人训斥的时候无言以对,但是晚上躺床上一想,就觉得自己好笨,立马各种可以反驳的话出现在脑海之中,但当事时却还是一样哑口无言 。
现实生活不乏这样的人,他们事前完全可以通过细致的工作来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可是基于种种考量就是不做,等到事故发生了他们一是看领导的笑话,说风凉话以示自己比别人有能力;二是当旁观者品头论足条条是道,"站着说话不腰疼";三是静观其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这种"事后的诸葛亮"及"旁观者"的心理万万要不得。
事后的诸葛亮于事无补。事故已出人员财产损失已无可挽回。不是不知道事情有可能发展到这步田地,而是放任事情发展到这步田地,或者任凭出现比预想的要大得多的损失,搞得好像自己是局外人。
事后的诸葛亮严人宽己。事后总结起来别人有若干条不对,就是不从灵魂深处解剖自己。对于隐患以及整改办法自己早都了如指掌,但由于自己的职务、职称、住房、孩子就业等问题没有解决好,于是对工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只做和尚不撞钟。
事后的诸葛亮看人笑话。有人公开说:"取得成绩是领导的,群众干得越好,领导爬得越快"。考虑到领导提拔的越快,自己的落魄感就越强,出于嫉妒等不良心理,巴不得领导出事、落魄才好。
事后的诸葛亮影响团结。事先预测是为了更好的预防,这是积极主动地做法,而事后总结再科学、全面、高明,毕竟对于已经发生的某次事故而言也是被动的、无益的。只不过对今后防范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有人在汲取教训时,就好似在开某领导的批斗会,早已把自己"摘"得很清。
事后的诸葛亮无助工作。我党的优良传统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实事求是",对于企业员工而言每个人都是附在企业身上的"毛",一荣则荣一辱皆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作要相互补台,而不能拆台,要各自多做自我批评且求大同存小异。挑理式的"事后的诸葛亮",注定只能坏事不能成事。
平安是最基本的公共财产,如果没有生命安全,一切发展都将失去意义。按照"黒菲法则":"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可能性多小,最坏的结果一定会发生"。假如我们头脑里有了"生命至上"的理念,我们就会增强防范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及时建议领导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排除一切"变坏的可能",把各类灾害、事故的损失和痛苦降低到最低程度。
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我们要学习他的忠诚与谋略,把人民的生命财产看得高于一切。因此凡是一定要事先预警防范,而不要成为事后诸葛亮故事的把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