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烦,我该怎么办
2018-07-23 17:26:32 责任编辑:十七 10人 624人
总是能听到身边有很多朋友说到烦这个字:
我要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我好烦。
马上要面试了,我还没准备好,我好烦,我该怎么办?
我都30多岁了,还没有男朋友,我很烦。
我马上要高考了,还有好多试题没做,我很烦,我该怎么办?
面对焦虑时,我该怎么做?人们惯常的方式是采取具体行动以求立刻解决或回避它,而不是去感受或体验。如:强迫自己不去想触发焦虑的事情,从而回避焦虑性情境;或者努力去做运动,以图用其他的刺激替代焦虑性的体验,这就是常说的“见诸行动”。
弗洛伊德提出,见诸行动是一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是指将潜意识的欲望作直接的表达,包括采用动作性行动、渎职或冲动性行为,以避免自身内在的感觉被察觉。
然而,在焦虑中呆得住而不见诸行动实在不易。所以,面对焦虑时,我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去觉察焦虑。在焦虑里面呆一会,去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不要急于去解决或回避它。有些是外部事物所致,有些是心应性所激发,有些两者兼而有之。觉察的过程就是去体会这样一种情绪和发现它来自哪里。当然,这个过程是挺难、挺久也挺重要的。
其次,当明白焦虑是什么、为什么焦虑后,焦虑指数自然就会降低。同时,这才让人们有机会和能量去面对它并找到最终的解决方法。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开始。假如我们一直沉浸在情绪里,就会被蒙蔽了双眼,触手可及的也会变得遥不可及。
最后,个体需要练就跟焦虑相处的能力,需要“呆得住,看得清”。透过与焦虑共处,人们会更加清晰自己是谁、自己能做的是什么以及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焦虑,在这个意义上有点像指北针,可以转化为人生和自我探索的重要指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个体耐受性和自我觉察的能力不同,当感知焦虑程度已超出个人承受范围时,还是需要立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人生就像骑自行车,首先你需要确定一个方向,然后必须骑得快,方向就不会乱,你骑的慢,方向就会出现偏移。如果你刹车然后重新开始起步,好累,严重的还可能会翻车。生活中的烦恼就像你遇到一个上坡,那你就骑得快一点,就能过去,如果坡度实在太抖,找你的朋友来推你一把,一个不行,两个,两个不行就三个,肯定都能过去的。
愿你无惧风雨,在骑自行车这条路上,勇往直前。一直保持直行,就算偶偶方向迷失了,也能尽快矫正过来,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