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症状 > 候群症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要点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要点

2018-10-24 13:53:08 责任编辑:Ava 10 72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因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导致,多见于早产儿,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今天跟梦悠情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什么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要点

1、多系早产儿,约60%的胎龄小于29周早产儿发生RDS,小于胎龄儿发病率明显增加,胎龄39周的足月新生儿发病率几乎为零。选择性剖宫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能增加其发病率。

2、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气促,呼吸60次/分以上,发绀,吸气性三凹征及呼气性呻吟,呼吸音减弱,并进行性加重,至生后6小时症状十分明显。继而呼吸不规则呼吸由快转慢、呼吸暂停,青紫明显、呼吸衰竭。严重者心率减慢。胎龄较大者也可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症状。轻型病例可仅有呼吸困难、呻吟而青紫不明显,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恢复。

3、血气分析PaCO2升高,PaO2下降,BE负值增加。

4、生后24~48小时病情最重,病死率较高,能生存3天以上者肺成熟度增加,可逐渐恢复,但不少患儿并发肺部感染或动脉导管未闭,使病情加重。

5、胸部X线表现:按照病程,出现如下改变:

5.1、疾病早期双肺透过度下降伴弥散性细颗粒影,肺底部较明显;肺容积减少,或有肺水肿改变;

5.2、心影不清,支气管充气征;

5.3、白肺。

上述改变与新生儿胎龄、疾病程度、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及呼吸支持有关,随着表面活性物质和呼吸支持的应用,临床表现及X线改变已不典型。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及临床表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包括肺内原因和肺外原因两大类。肺内原因包括:肺炎、误吸、肺挫伤、淹溺和有毒物质吸入;肺外因素包括:全身严重感染、严重多发伤(多发骨折、连枷胸、严重脑外伤和烧伤)、休克、高危手术(心脏手术、大动脉手术等)、大量输血、药物中毒、胰腺炎和心肺转流术后等。此外,按照致病原不同,ARDS的病因也可以分为生物致病原和非生物致病原两大类:生物致病原主要包括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非典型病原体和部分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恶性肿瘤等;非生物致病原主要包括酸性物质、药物、有毒气体吸入、机械通气相关损伤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起病较急,可为24~48小时发病,也可长至5~7天。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急促、口唇及指(趾)端发绀、以及不能用常规氧疗方式缓解的呼吸窘迫(极度缺氧的表现),可伴有胸闷、咳嗽、血痰等症状。病情危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死亡等。体格检查: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听诊双肺早期可无啰音,偶闻及哮鸣音,后期可闻及细湿啰音,卧位时背部明显。叩诊可及浊音;合并肺不张叩诊可及实音,合并气胸则出现皮下气肿、叩诊鼓音等。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要点

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表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一种睡眠时候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阻塞,经常以大声打鼾、身体抽动或手臂甩动结束。睡眠呼吸暂停伴有睡眠缺陷、白天打盹、疲劳,以及心动过缓或心律失常和脑电图觉醒状态。

高达98%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会打鼾,通常还合并有高血压、心肌梗塞、心肌缺氧、中风等并发症。虽然打鼾不未必就有呼吸中止症,但若是睡觉时会打鼾,且即使睡足了时间还是很累,就有可能潜藏严重的健康问题。

1、睡眠浅

呼吸暂停使得睡眠变得很浅且支离破碎,患者不能享有优质睡眠,即使睡足十小时也不能充分休息,从而导致日间精神不足及其它严重不良后果。会产生窒息感及伴随身体运动可突然惊醒,出现几次呼吸后再次入睡。睡眠时频繁翻身或肢体运动,可踢伤同床者;有时突然坐起,口中念念有词,突然又落枕而睡。

2、常见人群

40-60岁多见,男性超重中老年人更常见。临床特征是由响亮鼾声、短暂气喘及持续10秒以上的呼吸暂停交替组成,呼吸暂停表现口鼻气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仍存在。

3、白天疲劳

白天感觉疲劳、困倦、没精神、晨起头痛、迟钝,以及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和警觉力下降。可出现抑郁、焦虑、易激惹、口干、性欲减退和高血压等。

四、中东呼吸综合征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广东省惠州市出现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症确认病例,患者为韩国确认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面对中国确诊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这种疾病的流行病学、人口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争取做到知己知彼,积极预防,从容面对。

中东呼吸综合征临床特征描述性医学研究论文病例最大的研究来自Abdullah Assiri教授等在2013年《柳叶刀》杂志的报道。作者对47例实验室确诊的MERS病例的流行病学、人口学和临床特点进行详细总结和分析。

既然治疗困难,那预防一定是有意义的。根据WHO及中国卫生计生委对于防控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建议:

1、预赴中东地区的民众,应注意个人卫生和手卫生,尽量避免密切接触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员,避免接触动物及其排泄物,用一次性纸巾和洗手,减少与当地人接触,咳嗽讲究礼节,咳嗽和打喷嚏时,捂鼻捂嘴。

2、自中东地区入境的民众,如出现发热或流涕、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应主动通报边检防疫人员,配合接受检疫并及时就诊。返国14天内,如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应佩戴口罩尽快就医,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应主动向医护人员告知近期旅游史及当地暴露史,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会员福利
加微信
约咨询 听好课 找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