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症状 > 恐同症 > 恐同症症状表现

恐同症症状表现

2018-11-06 14:46:03 责任编辑:Holyan 10 1498

同性恋恐惧症又称恐同症,是指对同性性行为和同性恋者的非理智性恐惧。虽然这个词来源于心理学,但是对同性恋的恐惧不是一种精神病的术语。与广场恐惧和其它一些恐惧症不同,恐同症症状有什么表现呢?虽然美国精神联合会和美国心理联合会仍然对这个现象进行研究,但是临床上的同性恋恐惧症是不存在的。梦悠情感小编告诉你如何进行恐同症治疗。

恐同症症状表现

一、恐同症症状

同性恋恐惧症是什么呢?大部分同性恋者都是在青春期开始注意到自己与众不同的性取向,但是由于整个社会环境是以异性恋为主体。再加上某些同性恋者从小被灌输许多同性恋是肮脏,不道德等的负面概念,以致在某些同性恋者的内心深处存有恐惧自己的性取向,并压抑、或排斥自己的焦虑反应。

据认为,同性恋恐惧心理能够严重干扰正常或合适的性爱活动,特别是妨碍与同性和异性之间的人际关系。怀有同性恋恐惧心理的人(尤其是青年人)可能是素质性异性恋者,也可能有过很少几次同性恋性行为经历,一段时间的同性恋生活,甚至就是同性恋者。这种心理的产生主要与社会传统文化对同性恋的谴责有关,特别是与个体对同性恋的错误认识和心理素质有关。这种否定态度使某些人产生深深的不安全感,对同性恋极度恐惧,若他们有过某些同性恋经历,则可能产生明显的,甚至足以引起焦虑、压抑的负罪感。

二、恐同症治疗方法

现实刺激导致,害怕自己会变成同性恋的想法,在强迫症之中是很典型的强迫思维症状。建议你可以先自己试着调整一下。当这些想法出现在脑海的时候,提醒自己这些只是想法而已,并不是事实,不要跟着想法去认同,允许担心和焦虑的出现,理解自己,不要去排斥担心的感觉,当焦虑来时,接受它,不要重复,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就可以。

三、恐同起因

对恐同的起因目前还在广泛的争论当中,但人们基本上支持恐同的信念和态度是与恐同者自身的性取向没有关系的。

同性恋关系一般被认为是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性别角色越界的惧怕,是恐同症另一个最主要的来源。在西方国家,恐同者害怕同性恋将造成家庭、社会组织结构的瓦解。

分析心理学理论一直认为恐同心理是恐同者压抑对自身同性渴望的一种结果。一个研究显示,恐同的“异性恋者”在观看同性性行为的图片时显示出性冲动的迹象,而同组的非恐同异性恋者则没有这种现象。

一些组织或个人声明对同性恋的反对,或积极反对,因为他们的宗教原则。这种原则鼓吹者通常会对针对同性恋的暴力事件进行谴责,但是在对待同性恋法律地位方面则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立场。一些人相信这种态度鼓励的恐同者。

会员福利
加微信
约咨询 听好课 找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