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癔症型人格
2018-08-01 13:13:47 责任编辑:11 10人 1289人
撒癔症是北京的土话,患有这病症的人夜间到处乱逛,撒癔症本是一种病症。这类病常见于儿童,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完善,在生病的时候入睡后大脑对身体控制失调。小编就给大家仔细的讲讲什么是癔症。
一、什么是癔症
癔症(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于精神因素,如内心冲突、生活事件、暗示亦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的个体所引起的精神的障碍。癔病主要表现是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癔症症状是有功能性的,因此心理的治疗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该病的预后的一般是较好,60%-80%的癔症患者可在一年内自行缓解。
二、癔症型人格
癔症型人格又称为表演型人格亦或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特征的表现为心理的发育的不成熟性,特别的是那个情感的过程不成熟性。
癔症型的人格产生的原因就一般的都认为与早期的家庭教育有关,因为父母过分的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了过分保护,所以就易造成了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的发展就是严重的滞后了,停留在了少儿期某个阶段的水平,因而呢表现的出就癔症型的人格特征。另外的患者的心理就是常有暗示性与依赖性,也可能是本类型的人格的产生原因之一。
三、癔症型人格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
1、引人注意、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
这类人常常喜欢表现自己,而且有着较好的艺术的表现才能、唱说哭笑、演技逼真,有一定的感染力。就有人称她们为“伟大的模仿者”或“表演家”。她们常常的表现出了过分的做作和夸张的行为,甚至装腔作势、以引人注意。
2、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
这类人她不仅有很强的自我的暗示性,还有带有较强的被他人的暗示性。她们常常喜欢幻想,喜欢把想象当成了现实,当缺乏的足够的现实的刺激时便利用幻想激发内心的情绪体验。
3、情感易变化。
这类人情感丰富、热情有余、而稳定不足;情绪炽热、但不深,因此他们情感变化无常、容易激情失衡。对于一些得轻微刺激,就会有一些情绪激动的反应,“大惊小怪”,缺乏一些固有的心情,情感的活动是几乎都是有反应性的。但是由于情绪的反应过分,就往往给人一种肤浅,没有真情的实感和装腔作势甚至是无病呻吟的印象。
此外呢这一类的患者还有对性心理发育的不成熟,其表现为性冷淡亦或性过分敏感,女性患者经常天真地展示着性感,然后用过分的娇羞样的诱感去勾引他人而不自觉。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