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学习,如何引导暴躁的孩子
2022-06-09 15:56:08 责任编辑:PH 10人 110人
这个问题,只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如何引导暴躁的孩子?从内部改变孩子的外部,最终影响到他的行为。
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出四个关键词:青春期,不愿学习,无法平静,脾气暴躁。
说到青春期,我们总是想到一些与青春期密切相关的词,比如叛逆、易怒、冲动、厌学等等。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会这样?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真的是因为他们天生叛逆、易怒、冲动和厌倦学习吗?
还是说,他们只需要一个改变的机会?
父母在谈到解决方案之前,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让我们回想一下,孩子们最听话、最聪明的阶段是什么时候?你可能会想到你的孩子四、五岁或小学,但无论什么阶段,这个阶段可能是在孩子三、四岁到青春期之前。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对一切都很好奇,愿意帮助父母做任何事情;这一时期的孩子犯了错误。当父母说教和讲道理时,孩子们通常会非常认真地听,不会反驳,更不用说左耳进右耳出。
可以说,这是儿童早期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儿童习惯、品质和性格的最佳时期。
一旦错过了这个阶段,父母很快就会发现,在孩子不会匆忙做之前,现在孩子会做,但不愿意做。孩子不会纠缠父母问为什么,更不愿意听父母冗长的布道,一般会莫名其妙地易怒,产生疲倦,像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或事情。
孩子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偏差,是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在慢慢觉醒,身份在慢慢觉醒。
在过去,孩子们认为他们与父母融为一体。当父母说教时,他们实际上是在建立孩子对世界的第一认识。在此之前,孩子们没有对世界的理解和自我意识的概念。当然,他们不会感到无聊和易怒。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心态逐渐成熟,就会逐渐产生自我意识。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我。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有一种自我意识,意识到他们的个性,而不是与他们的父母。然后他就会感到无聊,尤其是对规则的限制,会让他感到易怒,他内心的潜意识欲望,会让他有一种打破权威和约束的冲动。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会厌学,静不下心,容易暴躁。
什么是权威感?这是我父母同意的,但我不同意。我父母认为这是对的,但我认为这是错的。这叫逃避权威的冲动。
那父母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孩子都有青春期,但有些孩子的青春期非常明显,甚至更严重。这里的区别在于父母在孩子的童年教育方面的差异。
对一些孩子来说,他可能想在青春期叛逆,但由于他父母的权威和潜意识,他只是想一想。但是有些孩子采取行动,不学习,容易生气,对父母生气,等等。
我们应该认识到青春期是客观存在的,但青春期的严重程度确实会有所不同。有些儿童没有青春期特征,而有些儿童有非常严重的青春期特征。
因此,父母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客观地认识到青春期的存在。而不是通过殴打和责骂孩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们不学会殴打和责骂,孩子们发脾气和殴打,这显然是无用的。殴打和责骂不利于培养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更不用说解决实际问题了。
我听很多父母说他们爱他们的孩子。正是因为爱孩子,才会骂孩子,打孩子。甚至有些父母也会用打得深,爱得深的话来支持自己。
但是,从目前的社会人口结构分布来看,如果打骂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那就没有了。事实上,在90后和00后,有很多巨大的婴儿和长大的婴儿。
从这个角度来看,打骂在过去很流行,从这一代人长大后的表现来看,打骂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所以,打骂不能解决问题。
有没有比打骂更好的方法?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一味的打骂,只会让孩子的叛逆心更重。
怎么做?首先,你要做的是和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这种转变,是本能的,是思考的。
例如,今天,孩子子拿着成绩单回家时,他紧张地告诉你,他在这次考试中只得了56分。如果你和你的孩子真的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你应该说:天哪,我真的为你感到难过。如果你得了56分,你一定很难过。下次你能做些什么来获得好成绩?
但是大多数父母是怎么做到的呢?他们通常看起来像父母,什么?你只考了56分?!我辛辛苦苦为你学习挣钱,你却拿了56分来报答我?你是怎么读这本书的?
在大多数父母这样说之后,他们一定很高兴。他们向孩子们喘口气,玩弄父母的风格。但这种说教有用吗?除了责骂孩子,让自己快乐之外,这是没有用的。
父母应该做的是真正关心孩子关心什么,而不是父母关心什么。你不是无条件的爱,你是渴望回报的爱。你给孩子读书,你让孩子考个好成绩,你敢说你爱孩子吗?你显然很自私。
父母需要先改变自己的想法,是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如何引导暴躁的孩子?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帮助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