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会不会遗传 会不会出现隔代遗传?
2022-08-11 14:07:59 责任编辑:PH 10人 229人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疾病,精神分裂会不会遗传?而且是比较严重的一种,之所以说它比较严重,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01.治疗难度很大,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确诊后需要终服药。
02.预后差,复发率高。
03.残疾风险高,包含一定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会对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基于这一特点和影响,许多朋友非常担心,如果其中一对夫妇被诊断出患有精神分裂症,他们还能生孩子吗?遗传率有多高?
从医学角度来看,与患者的血缘关系越近,遗传风险就越大,患病的概率也就越大。
一项关于精神分裂症遗传方向的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平均发病率为10。.1子女的发病率为12%.8%上下,而普通人患病的概率为0.9%上下,可以看出遗传概率要高得多。
但是为什么父母没有精神疾病,孩子却被确诊呢?
最近,17岁的小张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不遵守课堂纪律,扰乱了课堂。学校别无选择,只能联系他的父母。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在青春期叛逆,所以他们预约了心理咨询。
经过两次咨询,心理咨询师建议去精神科检查。结果,他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父母很困惑。家里没有人有精神病。为什么孩子们会生病。
在询问了孩子的祖父母后,我得知小张爷爷的母亲精神状况不佳,据说有人说“神经不正常”只是当时的医学不如现在发达的农村,医疗条件也不是很好。我不知道是什么病,但回想起来,确实符合一些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但是真的是遗传原因吗,为什么小张的爷爷和爸爸也没有发病,而小张却发病了?
精神分裂症还会遗传吗?
事实上,在小张的情况下,虽然爷爷和父亲没有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症状,但他们仍然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但他们没有表现出来。
如果后代儿童携带相关基因,在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刺激下,也有可能促进其发病。
基于此,我相信你也可以理解,精神分裂症会有遗传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100%的遗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遗传、妊娠感染、生长过程、环境因素和个性有关,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不是突然的。一般来说,它会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发病周期,主要包括四个阶段:临床早期、前期、精神疾病和慢性功能残疾。
其中,前期和前期的临床阶段在5年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年。因此,如果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病率和对身体的伤害。
预防精神分裂症遗传,从以下三点入手:
1.做好孕前体检,孕期准备年龄最好在24-35岁之间。3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育能力会逐渐降低,致畸风险会大大提高,更容易出现精神问题。
2.精神疾病在前期会有一些轻微的症状,如失眠、莫名其妙的焦虑、情绪易怒、身体疲劳、即使休息也难以恢复、注意力不集中等。,并保持警惕。
3.增加对身心健康的关注。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重大事件时,精神分裂会不会遗传?你可以找到心理咨询,学会正确缓解情绪。你也可以定期安排身心健康体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