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目标成就人生目标
2018-09-13 10:51:40 责任编辑:Holyan 10人 1063人
转眼之间,2018已经过去大半,可是还有不少小伙伴还在工作当中迷茫,每天毫无目标的前进实际就是原地踏步。工作目标还没有制定的小伙伴要抓紧了哦。我们的工作表现可不能局限于眼前,工作体会也要适当的总结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
一、为什么要制定工作目标?
在你面临工作的坎坷和选择时,聚焦于目标,使你不再左右摇摆和内心纠结;当你想要偷懒、敷衍、草率的对待工作时,坚定于目标,从而不轻易得过且过。
而且,当你目标完成后,会特有成就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有兴趣和激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嗯嗯,套话就不多说了。
二、如何正确的设定工作目标?
1、S-Specific-具体
好的目标首先应该让自己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
例如,在设计工作中,我们经常制定像“完成某某产品的体验优化设计”这样的目标,但是这就不够具体。因为这个目标没有说明自己优化产品的具体哪些页面(首页、发现页、更多页),页面的哪些模块(分类入口、点赞功能、评论功能),或者是以什么形式(独立完成、团队协作)等等。这种含糊、宽泛、抽象的目标,让人无从下手。
如果你把目标设定为“独立完成所负责产品的首页分类入口模块”就是一个比较具体的目标。而且在这期间,你必须体验走差整个产品流程、跟进用户反馈和数据呈现、梳理所面临的问题、罗列优先级,才能确定哪些模块需要加入目标list。
所以,试着把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具体化,也能体现你的思考和分析过程,想得越全面和深入,目标的质量就越高。目标越具体,之后的执行计划就越高效,因为它更容易激发执行的动力。
2、 M-Mearuable-可衡量
什么是可衡量的目标?就是你知道做到什么程度算是目标完成工作表现。
比如“今年读30本书”,这样你就很明确的知道,在过年之前只要读完30本书就宣布目标完成!但是如果你的目标制定的是“今年要读书”,这尼玛就坑了,你读多少算是完成,所以像这种不可衡量的目标很难执行,因为无法确定完成点,也很容易给自己找退路,因为哪怕只读1本书,也算是今年读书了。
举一个设计工作中的例子,比如你要优化产品的会员中心,如何衡量你优化成功没?那么,你的目标设定,就就应该像是“优化后的会员中心,会员转化率提升15%”这种,可衡量的。
这样你做设计的时候方向很明确,结果也可衡量。制定可衡量目标,还能促使你跟进结果,而不是产品上线后就觉得自己任务完成了,所以你必须想办法(埋点、访谈、用户满意度问卷等方式)获取优化后的数据和反馈,来证明你的价值和目标达成的效果。
3、A-Attainable-可实现
目标的设定一定是可实现的、切合实际的。比如你。
当一个人习惯于完不成自己制定的目标时,那么任何目标对他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长期还会让自己对目标的设定麻木,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总的来说就是给自己设定符合现实情况,且可实现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走。
4、R-Relevant-相关性
相关性,指的是目标是否与你长远的理想、需求密切相关。这个要素主要衡量的是目标对你是不是真的有意义。
比如,身为高级或资深设计师,你之后的职业规划是往管理层发展。如果你的目标里很大一部分是“绘制精美icon”,那么就有问题了。就算你的目标达成了,但是和你长期规划的相关性并不大。因为管理层更看重的是资源分配、人员管理、系统思考等等…
考虑一个目标的相关性要多分析和思考,不要成为一个看起来很努力,其实已经走偏了的人。
一个好的满足相关性要素的目标应该是,比如你未来想往高阶设计师晋升,高阶设计师不仅仅需要你的技术能力,你的表达沟通能力、个人影响力也非常重要。
5、T-Time-时间
一个优秀的目标制定者,通常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完成时间期限。比如像之前举的例子,“独立完成所负责产品的首页分类入口模块”,就没有时间期限,相比之下,“2个月时间,独立完成所负责产品的首页分类入口模块”,就更明确了。
给自己提出时间的要求,不仅能提升执行的效率,还能给自己适当的压力。(如果没有时间限制,拖延症的同学估计会把一年的所有的目标拖到吃年夜饭的时候。)
三、工作体会总结
不要抱怨迷茫,焦虑了,兄弟们。制定完目标,就撸起袖子开始干,希望你今年能完成设定的每一个小目标,量变后达到质的飞跃。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