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属于强迫性人格障碍,是强迫症还是强迫性人格障碍?
2022-06-27 15:52:25 责任编辑:PH 10人 160人
说到强迫症,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不断洗手或完美主义者。事实上,真正的强迫症源于焦虑。如果一个人只是喜欢干净,所以他经常洗手。洗手行为不是由焦虑引起的,那么他不属于强迫症;强迫症属于强迫性人格障碍,如果一个完美主义者想要让他的作品变得更好,但他不会在焦虑的基础上追求完美,他也不属于强迫症。
强迫症Obssive-CompulsiveDisorder,简称OCD,是一种由执念(Obsssion)和强迫行为(Compulsion)组成的精神疾病。这种精神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执念和强迫行为。
执念是一种持续的思想和冲动,常常导致焦虑;强迫是指患者感到不可抗拒并必须执行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可以帮助患者暂时减少焦虑。
在这里,我们还应该提到,大多数人本能地避免治疗心理或精神疾病。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心理或精神疾病是如此常见,我们可能正在经历它们。因此,我们必须扭转这种认知,更多地了解这种疾病,更多地容忍病人,不要轻易地给别人贴标签或定义。
回到正题上来,强迫症患者渴望执行强迫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可以缓解他们的焦虑和紧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过程已经成为他们大脑固有的思维模式,模型中的痴迷和强迫形成了一个循环的恶性循环。
强迫症的表现过程。
当困扰强迫症患者的思想侵入头脑时,思想就会产生执念,(点击蓝色下划线字看文章)执念导致焦虑;
当患者想要减少痴迷引起的焦虑时,他们会建立与焦虑类型相对应的强迫行为;
病人通过执行强迫行为,可以暂时缓解焦虑;
但这种暂停焦虑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不久,痴迷就会再次出现,患者会再次感到焦虑,然后他不得不重复强迫行为来缓解和减少焦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强迫症模型图。
在大多数情况下,强迫症患者的痴迷通常是由焦虑引起的特定主题:如清洁、污染、安全感、攻击性心理、身体健康功能、对平衡和对称性的强烈需求等。
因此,他们会不断地在脑海中重复这些想法或想法,这些想法会驱使他们不断地重复和无法停止某些行为,比如不停地洗手、不停地检查门窗、煤气阀、怀疑自己生病、不断地担心和害怕、不断地重复或冥想某些语言或数字等等。
了解强迫症的病因,或者简单地了解它与焦虑和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治愈这种疾病。但我个人不同意作为一种疾病,只有明确其病理,才能治愈的说法。
许多患者不知道病因,他们可以通过意志力和改变的决心来治愈。但对于其他患者来说,了解病因和病理知识不仅有助于他们的病情,还能巩固疗效。
了解病因和病理,不一定能治愈,最重要的是患者是否有改变的意识和决心。
改变意识,是康复的开始,行动本身,是康复的过程。
大多数强迫症患者都是由轻微的焦虑演变而来的。因此,最重要的是如何消除焦虑,放松身心。我们之前在《焦虑自救指南》一文中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当一个人的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时,他自己的认知和行动分离的程度大,痛苦也就越多。
在这一点上,强迫症属于强迫性人格障碍,有必要提到强迫症和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区别。我认为我自己的例子足以解释这两种情况。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