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分裂 精神疾病到底会不会遗传?
2022-08-12 15:12:49 责任编辑:PH 10人 172人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精神病分裂,由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引起的各种脑功能障碍,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其他精神疾病、痴呆症、智力障碍和自闭症。
精神疾病是一种高度遗传的多基因复杂疾病,其中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和双向疾病的遗传率高达80%,抑郁症和神经性厌食症的遗传率约为40%~60%。
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对于神经性耳聋,21三体综合征是由精神发育迟缓、威廉姆斯综合征和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决定的,这是一种常见的细胞遗传异常疾病,可以通过羊膜穿刺术或母血穿刺DNA可以检测到检验。
所谓的母血DNA也就是说,从孕妇的静脉中提取血液,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技术,找出少量分散的胎儿DNA。胎儿的DNA胎盘渗透到母亲的静脉血中,此时可以在母亲的血液中检测到。因此,一些刚才提到的细胞遗传学疾病可以通过羊膜穿刺术和母体血液传播DNA经过检测的。
然而,对于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和抑郁症,它们在怀孕期间仍然无法达到检测水平。只有当他达到一定的发病年龄并有一些异常表现时,他才能被诊断出来。
父母患有精神疾病
能否生孩子
如果精神疾病患者想要一个孩子,他们的遗传风险确实高于一般群体,但毕竟90%是正常的,只有5%-10%会生病。因此,患者及其家属不应失去信心。
精神疾病的遗传与患者自身的状态有关,病情恢复良好,功能恢复良好。所谓的良好康复意味着生病的学生可以去上学,生病的工人可以正常工作,生病的家庭主妇可以承担家务。有些患者在病情好转后复发,这是一种应该高度关注的情况。
精神疾病是一种由大脑缺陷和不完美引起的疾病。它只能治愈很长一段时间,精神病分裂,很难治愈,只能控制,就像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反复复发,功能缺陷会越来越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