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压力调节 > 总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咋回事?

总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咋回事?

2022-04-11 16:34:41 责任编辑:PH 10 249

随着上海等地新一轮疫情的影响,许多朋友似乎再次回顾了三年前武汉疫情的生活。你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出去,甚至有些朋友也必须长期隔离。这是为了帮助抗击疫情,总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家庭抗疫过程中,除了预防病毒外,其他一些隐患也值得我们注意。

这种隐患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健康状况。从网络大数据可以看出,自新一轮疫情以来,电子医院心理健康板块的搜索率上升了96%左右。也许很多从事防疫工作的朋友仍然没有意识到心理问题的出现,这将对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找出心理问题的原因非常重要。

总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咋回事? 为什么在疫情期间一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我们可以根据疫情期间不同情况人群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即普通人、疑似隔离人群和病毒感染人群。

首先是大多数普通人。其实很多人并没有被病毒感染,日常抗疫主要是在家预防。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政策的控制和限制,无法与外界沟通。在闲暇和孤独中,很容易出现空虚、睡眠障碍等心理状况。

换句话说,普通人在疫情期间,更多的是因为太闲,日常生活不够充实,导致空虚、孤独等负面心理情绪。

然后是疑似孤立的人。包括被孤立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的心理问题大多围绕着焦虑这个词出现:

例如,害怕他们的最终结果是阴性的,害怕他们在隔离后被区别对待,等等,各种担心形成焦虑,也属于负面的心理问题。

最后,已经被病毒感染的人。由于我国积极防疫,病毒感染期间的人相对较少。这类人的主要心理问题源于对自身疾病严重性的困惑和对后遗症的恐慌,导致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在疫情期间,无论什么身份、什么情况,由于生活节奏和环境的变化,都有可能滋生心理问题。如果不积极调整,抗疫结束后以病态心理融入社会,更有可能阻碍和影响未来生活。

要克服这些心理问题,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理是否生病,这也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线索中看出。

在疫情期间,每天都有这三种表现,可能要注意心理健康。

第一种表现:总是莫名其妙的失眠。

睡眠是反映情绪和心理的重要指标,无论是空虚、焦虑还是其他心理问题,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因此,如果你在疫情期间总是在半夜醒来失眠,可能是心理负担造成的。积极自查调整,保持精神健康。

第二种表现:突然对一些小事生气。

突然对一些小事生气,其实是焦虑的一种体现,因为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已经被你对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生气了。

如果类似的情况频繁发生,也表明存在内心焦虑、不耐烦、悲观等负面健康状况,特别是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由于疫情的影响,更有可能出现类似的病态心理。

第三种表现:出现强迫症

所谓的强迫症实际上是强迫自己反复做同样毫无意义的事情,这是一种典型的负面心理症状。在疫情期间,由于对病毒的恐慌和防疫措施的过度实施,也会导致强迫症。

例如,只是出去倒垃圾,回家洗十次或二十次手;完全拒绝与他人接触,属于强迫症的范畴。总是觉得自己有隐藏的新冠心病毒,然后出现胸闷、心悸、气短。虽然看起来很荒谬,但疫情强迫症确实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综上所述,如果在防疫生活中长期出现类似的日常表现,总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就要及时警惕自己的心理健康。当然,疫情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大多是暂时的、轻度的,积极调整仍能有效改善。

会员福利
加微信
约咨询 听好课 找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