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自己说错话了很焦虑
2022-04-11 17:44:20 责任编辑:PH 10人 813人
目前,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过于理想化。总感觉自己说错话了很焦虑,同时,我们也不排除有完美的个性、缺乏社交能力和不良沟通。频繁的自责会导致大脑皮层的紧张和痕迹效应,导致下次沟通中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行为。
你需要接受目前缺乏暂时的社会能力。你可以通过每天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自信心,也可以对一些社会活动进行专项培训,同时尽可能克服自卑,淡化这些痕迹效应。做有意义的事情来提高你的价值感。
几乎所有的人都可能经历过强迫:例如,有时一首歌总是在他们的脑海中响起,或者他们出门后总是担心门是否忘记锁上了?煤气没关好吗?甚至回家检查。儿童和青少年也会有强迫。例如,当孩子们在路上行走时,他们必须走四步才能继续前进。可以说,每个人都可能有强迫。一般来说,如果强迫程度轻微,持续时间短,不引起严重焦虑等情绪障碍,则是正常表现。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征、不良事件、压力因素有关,特别是与患者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如:过度追求完美、犹豫、谨慎、固执等,具有这些不良个性特征容易患强迫症。
强迫症一般包括:
强迫概念: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如怀疑、记忆、疲惫等;②强迫行为:患者反复做一些不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仪式行为等。强迫和焦虑就像一对双胞胎,强迫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强迫行为:患者反复做一些不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仪式动作等。
强迫症和焦虑症就像一对双胞胎,强迫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强迫症一旦确诊,就要考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首先,要缓解对自己强迫症状的紧张和恐惧,采取忽视、不怕、不逃避、不对抗的态度,顺其自然,这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
因为强迫症状经常出现,通常是因为病人不允许出现这种症状,必须与之对抗,这是为了提醒自己强化强迫症状。在这个时候,你越强迫自己不强迫,事实上,你就越强迫自己强迫。
其次,人格要重塑,改变不良人格结构,树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总感觉自己说错话了很焦虑,形成积极、乐观、无畏、大胆的思维方式,不要试图立即消除症状,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