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心理困惑 > 想咸鱼翻身?自我设障了解一下

想咸鱼翻身?自我设障了解一下

2022-04-13 10:10:23 责任编辑:PH 10 164

咸鱼这个词在我们的印象中一定很熟悉,对吧?自我设障我们周围有太多的咸鱼故事,例如,看到暑假瘫痪,假期开始,开始声称整个假期都生病了;减肥的口号喊了一个夏天,最后瘫倒在房间里,把错误推给健身房教练太多了。

面对他们想要的,不敢想要,随便放弃他们想要的房子、汽车、衣服、鞋子……随便,也放弃了他们想成为的自己。

想咸鱼翻身?自我设障了解一下 工作和生活一成不变,几十年如一日,就像咸鱼被放在盘子里一样,虽然放久了不会坏,但已经没有生气了。

如果已经是咸鱼了,不能安心瘫痪,不知道为什么咸鱼离你想要的越来越远,今天的文章可能会帮助你。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自我设置和自我设置,是指在做一件事之前给自己设置障碍,做出不利于成功的行为或言辞,事后把结果的不理想推卸给事先准备好的理由。这是一种认知策略。自我设置者会在预测自己无法实现目标或表现出极不理想的情况下使用这种策略。它的发生通常是自动和无意识的。换句话说,给自己挖坑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倾向和意图。

自我设置障碍有两种,一种叫行为设置障碍,另一种叫宣称设置障碍。顾名思义,前者在实际行为中体现了自我设置障碍。他们可能会故意做一些会扰乱自己发挥的事情,比如拖延、酗酒、通宵玩游戏等等。他们也可以通过知道该做什么而什么都不做来达到设置障碍的目的,比如裸考和裸面。

另一些自我障碍是声称,也就是说,他们口头上说他们因为某些原因处于劣势。考试前说没复习,演讲前说不舒服,约会时说不擅长化妆,都是自我障碍。然而,这种声明不一定与实际行为一致。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要求被测试者参加一个测试,并将其分为两组,然后通过暗示让第一组被测试者相信他们很可能在测试中成功,使第二组被测试不太可能相信他们成功。

之后,研究人员告诉两组测试:实验是测试两种新药在测试结果中的作用,其中一种被认为可以促进测试结果,而另一种可能会削弱测试结果。研究人员要求被测自由选择服用哪种药物。结果?第二组认为不太可能成功的人不会选择能促进结果的药物,而是更愿意服用可能削弱结果的药物。

显然,这种自我障碍不仅起到了维护自尊的作用,而且在特定情况下也能提高自尊。这些都很像中学时代的年轻女孩,她们对自己的成绩漠不关心。很多人会表现出对自己的成绩不在乎,但其实每次都会关注,学习的时候会偷偷努力,但一定不能让人发现自己已经尽力了。

那张满脸不在乎的表情,就像说我考不好是正常的,毕竟我根本不在乎。如果我考得好,那就意味着我是个天才。其实这是一种防御机制,都是为了提前找出自己可能失败的原因,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有的人不在乎,有的人用各种紧急情况,有的人用拖延。他们都只是不敢努力。毕竟,如果他们失败了怎么办?

归根结底,自我障碍一直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策略,甚至是一种自我欺骗。它既不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也不能给人们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成长。从长远来看,它甚至会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几种人更容易自我障碍。

l避免失败的动机取向者——有些人想为成功而战,即使他们知道失败的风险;有些人宁愿选择不成功,也不愿面对可能的失败。习惯自我障碍的人通常属于第二类。

他们不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是美好的。

自我设障过高的人——在潜意识的幻想中,他们似乎总是被注视;强烈感受自己的一举一动;在人群中,我觉得所有人似乎都在看我——都是自我意识的表现。

会员福利
加微信
约咨询 听好课 找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