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婆豆腐的做法
2018-09-19 16:00:11 责任编辑:Ava 10人 625人
麻婆豆腐(sauteed tofu in hot and spicy sauce) [1] ,是四川省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首要质料为配料和豆腐,质料首要有豆腐、牛肉末(也可以用猪肉)、辣椒和花椒等。麻来自花椒,辣来自辣椒,这道菜凸起了川菜“麻辣”的特点。其口胃怪异,口感顺滑。
一、麻婆豆腐的做法
说起“麻婆豆腐”的得名几乎颇有渊源。相传清代同治年间,四川成都北门外万福桥边有一家小饭馆,店家女主人陈氏擅长烹饪菜肴,尤其她用石膏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烧制的豆腐,麻辣鲜香,味美可口,非常受本地人们的接待。那么麻婆豆腐的做法是什么呢?
1、将嫩豆腐切成2cm见方的小块,放入微沸的热水中,加盐后以中火氽透(约3分钟),然后捞出沥干水分。牛肉剁成细末。蒜苗洗净切成1cm长的小段。郫县豆瓣酱和豆豉一起剁成细碎。
2、花椒放入锅中,中火干焙出香味后晾凉,再用擀面杖擀成花椒末。 中火加热炒锅中的油,待烧至六成热时(手掌置于油面上方,能感应轻细热气),将牛肉末放入煸干水分,待粒粒清楚,光华金黄时再烹入黄酒。
3、锅中调入郫县豆瓣酱和辣椒面,小火渐渐翻炒出红油,再放入姜末和豆豉碎炒出香味。将肉汤、盐和酱油倒入锅中,大火煮沸后再放入豆腐块,用小火烧至入味(约10分钟)。
4、将蒜苗小段和水淀粉倒入锅中,转大火将汤汁收稠,末了撒入花椒末即可。
二、麻婆豆腐的菜品历史
历史起源: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成都万福桥边,有一家原名“陈昌隆饭铺”的店面。店东陈春富(陈森富)早殁,小饭馆便由老板娘运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昔时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常有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帮衬饭铺的主若是挑油的脚夫。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一套怪异的烹饪技巧,烹制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合凡响,深得人们爱好,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
《锦城竹枝词》、《芙蓉话旧录》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锦城竹枝词》云:“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师长教师”。《成都通览》记实陈麻婆豆腐在清朝末年便被例为成都闻名食物。
传布变化:麻婆豆腐广受接待,传布各地,做法也有良多不合。最大的改变之一,是“陈昌隆饭铺”本身所调解,亦即将质料的牛肉改为猪肉,以便不吃牛肉的食客也能品尝。该店后来又改回用牛肉,但以猪肉为料的作法也已广为各地厨师和食客接收;其次则是添加了豆瓣酱。
晚期的麻婆豆腐用料是菜油和黄牛肉。烹饪手法是先在锅中将一大勺菜油煎熟,然后放一大把辣椒末,接着下牛肉,煮到干酥烂时再下豆豉。之后放入豆腐,略微加水并铲几下调匀,末了盖上锅盖用小火将汤汁收干,起锅前再洒上花椒末。
二十世纪六十年月,建造麻婆豆腐时,油必用花生油,肉则不拘牛猪。肉炒熟后,参加豆瓣酱、豆豉、红椒粉、酱油、盐、糖,爆香后再参加豆腐片、高汤,滚煮后参加葱、姜、蒜,以水调太白粉勾芡,起锅前加花椒粉和麻油。作料与轨范已有些变化,口胃强调麻、辣、烫、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