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记忆力 > 教你几个阅读技巧摆脱一看书就困

教你几个阅读技巧摆脱一看书就困

2018-09-13 14:14:20 责任编辑:小king 10 704

你是否经常有这种困扰:一看书就困,制定好读书计划,每天半小时阅读时间,二三十页,坚持了半个月终于读完一本书,却发现,过了几天,就忘了书里讲了什么;记了厚厚的几本笔记,数千个条目,每次翻开却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不知从何入手用起;和别人聊天时,谈到一个话题,模模糊糊记得「啊,这个内容我在书里看过」,却完全想不起来是什么了;这是因为你缺乏阅读技巧。

教你几个阅读技巧摆脱一看书就困

一、常见的学习误区

针对这些问题,大家往往会有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将这些归咎于记忆力。

我经常碰到这样的提问:我老是记不住读过的书,经常要反反复复翻看,是不是我的记忆力太差了?如何才能提高记忆力?学习记忆宫殿有用吗?等等。

第二个误区,是求助于外部系统。

持这种观点的人会认为:学到的内容只有记下来才有价值,我内化不了,一定是笔记方法不对。他们会不断追求一套「完美」的笔记方法,既方便记录,又方便提取、检索,最好还能便携、随想随用。为什么说它们是误区呢?因为它们都犯了一个错误:认为学习一定要「储存」。什么意思呢?无论是记忆力还是笔记,着眼点其实都在于「如何存放知识」。在他们的理解里,学到的知识就是一种资产,要将其存放起来,才能被我们更好地利用。但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单单强调「存放」知识,是没有意义的。这些知识以原本的面貌囤积起来,并不会产生任何变化、价值。我们只是在「复制」它们,并没有真正让它们创造出新的东西。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阅读时间很长,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你只是在被动吸收这些信息,没有发挥出它们的价值。如何将知识真正用起来?最本质的做法,是将知识进行聚合、关联,让这些散落的知识点集聚成整体,「涌现」出新的特征、洞察、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储存」,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甚至是最不重要的阶段。

那么,学习的本质模式是什么呢?是「获取」+「思考」+「行动」。

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流」。

囤积起来的,只是信息,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让信息流动起来,经过我们的深度思考加工,聚合成整体,再指导实际行动,才能成为「知识」。这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认知升级、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

那么,在这个「知识流」体系中,每一个环节,分别都有哪些原则、方法和注意点呢?

以知识点为单位,而非以文章、章节、全书为单位,这属于「获取」;进行延伸学习、主题学习和包围式学习,这同样属于「获取」;强调深度思考,对知识点进行关联和网络化,这属于「思考」;行动笔记,习惯养成,复盘和反思,这些则属于「行动」;可以看到,这套体系是非常庞大的,要想把它讲清楚,至少需要一本书的量。

今天先分享几个小技巧,关于「获取」和「思考」。虽然仅占这整个体系的2%,也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二、高效阅读技巧一

1、 快速翻阅

大家对「快速翻阅」一定不陌生——逛书店,被某个书名吸引,拿起来,快速翻看几分钟,判断一下内容的价值。觉得有用,记下来,或者买走;觉得没用,放回去,继续逛。但此「翻阅」,并非彼「翻阅」。有些人一看书就困那是因为你没有掌握阅读技巧,所以看起来很费劲。你可以在思维比较活跃的时间段,从藏书里面,随意选出几本,从头到尾快速翻看,几页几页地翻,每页瞥上几秒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目的有二。

1.1、 在记忆空间里「埋点」

神经科学表明,我们的记忆空间其实是巨大的。大多数被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并没有被忘记,只是堆积在长时记忆的底部、难以被提取而已。它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部分行为。这种记忆类型,就称为「内隐记忆」。简而言之,当你快速翻阅的时候,虽然你并没有真正读懂每一页的内容——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堆词汇或者句子。但是,它们已经进入了你的记忆里,只是你没有办法「主动」地唤醒和提取而已。

那么,这些信息有什么用呢?

其实,你对它们并不陌生——因为它们就是灵感、直觉和潜意识的来源。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思考一个问题,突然间,蹦出一些零碎的概念、词汇、想法,连自己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其实,很多时候,就是这些深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信息,跳出了阈限,被你的意识敏感地捕捉到。

所以,快速翻阅,实质上就是一个素材的积累过程。你没法回想起「刚才都翻看了哪些内容」,但它们一直存在,没有被忘却,并且在某个需要的时候,不期然地出现在你的脑海中。这是第一点。

1.2、 快速掌握一本书的脉络

经常有同学问我:您说要「主题学习」「包围式学习」,但我怎么知道该从哪本书去找相关的知识点?是不是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量?其实未必。你并不需要逐页地把一本书读完,很多时候,只要快速翻阅几遍,就能大致记住「这本书大概讲了什么」。那么,当你需要查阅资料,进行主题学习的时候,就能快速定位到相关位置。

2、 如果你的记忆类型,是视觉型和图像型,那你肯定会有这种经历:

回忆一个内容,虽然记不起具体讲了什么,但能模模糊糊记起某本书。知道大概在哪一页,甚至包括页面的内容,文字和图片的排版,等等——这个图像突然出现在了你的回忆中。这就是所要达到的效果。获取信息,很多时候并无需记住信息细节,只需要记住「在哪里能够找到」,能够快速利用起来即可。这跟记忆力其实没有太大关系,它更需要的,是不断积累这些细小的习惯。

会员福利
加微信
约咨询 听好课 找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