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真能缓解社交焦虑吗?
2022-05-11 15:15:22 责任编辑:PH 10人 245人
对于有社交焦虑的人来说,网络社交网络就像提供了休息和保护的洞穴,让人们在屏幕后放松和伸展拳头。
一般来说,社会焦虑有两个常见的诱因。
首先是高敏感体质(HSP),在学术界也被称为感觉加工敏感。
1997年,心理学家艾琳娜·艾伦博士提出了高敏感体质的概念,并总结了这种体质的几个特点——
大脑对信息的深度处理能力很强。
容易受到过度刺激。
对积极/消极事物的反应更大。
更容易感知细节。
简单地说,在线下交流中,对方的眼睛、面部表情、手势,会让高敏感人群接收更复杂的信号,调动能量处理、分析;
就像在同一时间,与普通人相比,高敏感体质的人做了更多的试卷,自然会累。
在网络社交网络中,人们交换的信息往往只是文字和图片(当然,现在有了表情包),远没有线下社交网络那么复杂和多样化。
因此,对他们来说,下班后在社交媒体和网民私下聊天比在酒吧和同事喝两杯更放松。
其次,有社交焦虑的人往往过于关注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对此感到不自信。
因此,为了避免不自信带来的痛苦,人们愿意在网络中寻找安全感。
例如,对于一个有社会焦虑的人来说,他渴望在线下听到的是一个明确的赞扬或指示,而不是一个模糊的领导者,你可以这样做。
这将使不自信的人在是可以还是不可以、我是被欣赏还是被批评的问题上挣扎。
一旦外部反馈模糊或稍有负面,就会严重挑战他们对自己的肯定。
在网络社交网络中,我们对网民的期望并不高,虚拟的网络环境让我们进攻、撤退、防守,真的不好,屏蔽很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自我评价不会一直受到挑战和否定,自然会感到安全、放松和自由。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网络社交确实可以缓解社交焦虑。
与其说逃离现实世界,不如说网络社交创造了一个更放松的空间。
手机里的软件越多,我就越孤独。
但与此同时,网络社交网络也引新的焦虑。
最常见的是由此产生的孤独,即人们常说的难交心。
社会焦虑实际上代表了对社会行为的回避,而不是对情感的抵抗。
对于需要建立情感联系的人来说,无论他们在网络社交网络上谈论得多么激烈,都无法弥补现实生活的不足。
一个在学校被排挤的孩子,不管晚上和网友聊得多开心,
或者在游戏中建立什么样的梦幻世界,最终要面对白天与同学建立关系的挑战。
很多时候,网络社交带来的快乐越大,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带来的痛苦就越强烈。社交焦虑,要解决孤独,网络社交只能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