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焦虑该怎么办?
2022-05-24 17:22:13 责任编辑:PH 10人 149人
2022年,随着全国疫情的反复,考前焦虑怎么办?家长和考生也特别关注今年的高考是否会推迟。
根据教育部5月7日发布的消息,2022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至8日举行。
由于疫情控制的特殊原因,上海市秋季高考统考延期至7月7日至9日。
离高考不到30天,全国各地的高三学生也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网上也出现了各种花式拜神视频,让网友们笑了起来。
近日,山东济南20多名高三体育生在体检前集体拜苏炳添,鞋上还写着金榜题名、实梦体检等标语,许愿考试顺利。
许多网友评论说,平时的积累和努力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因素!
尽管如此,高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的考察,也是对心态的考验。
每年临近高考的时候,很多考生都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影响考试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
作为家长,如何在考试前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心态?
近日,江苏省某医院心理科接待了大批家长咨询,都是关于孩子的考试焦虑。
比如江苏的一个考生月月,因为心情不好被家人带到医院咨询。据悉,月考前坐卧不安,考试时注意力不集中,考试后仍未好转。医生说这是考试焦虑症。
(图源:我苏视频)
而每年临近高考,因考试焦虑而跳楼自杀的考生也不少。
2021年,一名广东高三学生独自爬上教学楼五楼的护栏,然后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图源:网络)
在离高考只剩两个月的关键时刻,一个17岁的男孩选择了这样一条不归路。
这也为家长敲响了警钟:科学认识考试焦虑症,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尤为重要。
考试焦虑(Testanxiety,TA)是一种具有情境特征的人格特征,表现为一些学生在面对考试或评估情境时表现出过度的担忧,与思维、心理混乱、紧张和相应的生理觉醒无关。
根据调查,近15年来,中国学生考试焦虑的平均发生率为22.32%。初中生考试焦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大学生,达到29.8%。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这一比例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推进而降低,这表明无论教育政策如何变化,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考试焦虑表现。
1.上课心不在焉,很着急自己马上考试却还是什么都不记得;
2.易怒,看到什么都有发火的欲望;
3.坐立不安,总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浪费时间;
4.吃不好,睡不好,精神萎靡不振。
主要症状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痛、胸闷、恶心、冷汗、手脚冰冷、腹痛、腹泻等一系列症状。
考前焦虑的原因。
1.担心成绩不好,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自己的形象会受到影响,担心自己的未来会受到影响。
2.平时学习不踏实,知识掌握不牢固,到考试时会感到紧张、害怕、不知所措。
3.自己焦虑的性格,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容易紧张焦虑,担心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利,或者没有办法解决一些问题。
考前焦虑的影响。
生理上
(1)休息不足,身体过度劳累;
(2)能量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3)嗜睡,头晕;
(4)大脑记忆力下降。
心理上
(1)心里焦躁不安;
(2)难以与他人沟通;
(3)心理压抑,从而影响考试成绩;
(4)信心下降,产生自卑心理。
由此可见,考前焦虑怎么办?减少儿童考试焦虑以改善心理健康,已成为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