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症状 > 焦虑症 > 什么是学习焦虑

什么是学习焦虑

2022-06-22 11:03:29 责任编辑:PH 10 390

“焦虑”是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学习焦虑是学生群体中一种特定的紧张状态,是学生对来自现实的或预想的学习情境对自己自尊心构成威胁而产生的担忧心理现象,通常表现为心神不宁、自卑自责、头疼头晕、惶恐急躁等。学习焦虑是中小学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有关资料显示,有70%以上的高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焦虑。而在中小学阶段,随着学段、年级的增高和学业压力的增大,学习焦虑现象呈渐升趋势,同一学段,毕业年级学生学习焦虑现象明显高于其他年级。

排队走路的学生

什么是学习焦虑 学习离不开紧张,适度的紧张,有利于中小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但过分的紧张便会形成学习焦虑,干扰学生的记忆过程,影响他们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影响学习,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当学生出现学习焦虑心理时,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而变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不开心的顶着书的男生

中小学生产生学习焦虑心理的原因很多,除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决定因素外,过重的学习负担、外在的学习压力、不科学的学习评价、来自家长和教师的压力、社会舆论的压力等,都是中小学生产生学习焦虑的重要诱因。学习焦虑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是他们学习优异的拦路虎,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但这一问题并没有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重视。我们呼吁各位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学生这一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焦虑的阴影,以阳光、活泼、积极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埋头学习的学生们

首先是让学生认识了解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一个心理问题。“心病还须心药治”,要解决这一问题,让中小学生学会扼制学习焦虑心理,就必须让他们认识它、了解它,才能真正战胜它。当学生出现学习无法专心惶恐急躁时,家长和教师不应对学生过多地责备,而应以关爱的态度,帮助学生分析他们此时所处的心境,找出产生此心境的原因,明确危害,因势利导。

跟学生谈心的老师

其次是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美国盲聋作家海伦·凯勒说:“信心就好似生命的主宰。”教育学生树立自信是防治学习焦虑的重要手段。家长和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失误,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欣赏自己,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

自信的学生

第三是让学生学会科学用“脑”。研究发现过度疲劳也是学习焦虑形成的要素之一。尤其是初三、高三的学生,由于面临升学,课业负担过重,经常开夜车,身心多处于疲劳状态,这最易诱发学习焦虑的发生。家长和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学会科学用“脑”,要及时给大脑“加油、充电”,让大脑“定时运作,合理轮休”。“加油”即:让大脑得到良好的物质营养;“充电”即:让大脑得到合理的休息;“定时运作”即:按照生物节律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合理轮休”,即分层分区对大脑安排使用。

参加班级活动的学生们

第四是让学生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是防治学习焦虑的关键。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沙利文说过:“即使取得微不足道的成功,也已经迈过了许许多多蹒跚艰难的脚步。”学习生活中,中小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难,而影响他们的心情。故此,要教育学生学会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使他们经常处于愉快、舒坦、恬静的心境之中。

开心的学生们

第五是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学习焦虑来自学习紧张,学习紧张来自过重的学习压力。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随着年级、学段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断扩展,学习的负担不断加重,还要面临升学压力。对这些我们无法改变,至少当前是这样。为此,家长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以疏解他们过重的压力,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学习搞好。教育实践表明:解决学习焦虑并不是难事,只要家长和教师善于应用心理学知识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焦虑现象,采用多渠道的调控手段,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努力,一定能收到较好效果。

会员福利
加微信
约咨询 听好课 找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