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宝典让你对养生更了解
2018-10-12 16:42:38 责任编辑:小king 10人 462人
有没有一本书可以叫我们如何养生,有,这就是中华养生宝典,中华文化渊源流传,养生之道也存在了几千年。养生宝典是一本宏大的文化巨作。养生宝典下载在网上就可以了。梦悠情感小编就为你介绍养生宝典。
一、中华养生宝典
《中华养生宝典》是2009年3月辽海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宋涛。
《中华养生宝典(全4册)》文化百科系列全书是有国内多名学者精心打造的一项宏大的文化巨作,养生宝典内容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生活、医学、兵学等,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和世界人民辉煌文明的一次全面总结。该工程既保持了经典作品的原貌,又兼顾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图文并茂、文白对照、专色印刷、通俗美观。
1、中医养生
中华民族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1.1、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1.2、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等。
1.3、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1.4、综合和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2、养生的特点
所采用的方法应因人之不同而不同。所谓审因施养,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例如,甲需要重点锻炼形体,而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精神等等。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形体锻炼或改变某种饮食结构,就不一定符合每个人养生需要了。
养生宝典让我们对养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把养生宝典下载来阅读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