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立春养生
2018-09-25 16:10:30 责任编辑:戏言 10人 553人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春天跟冬天是两个紧挨着的季节,在这两个季节中如果不保养好自己,一不小心就可能生病了。所以说,立冬养生和立春养生很重要了。
一、立春养生: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春去春又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老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重要意义,每到春天各地都有迎春的传统,“咬春”、吃春盘、吃春饼等。
春季草木萌发,与之相对,人体的气血活动也开始加强,筋脉开始运转,精神活动也变得活跃,此时养生保健就变得十分重要。中医认为立春当以保护阳气,养肝护阳为主。
在冬春交替之际,我们怎样才能吃出健康,身体倍棒呢?别急,您接着往下看。
吃好三样
立春之后,在饮食上要做出调整,少食辛辣,少吃容易上火的羊肉等,多吃绿色蔬菜。
古代名医孙思邈曾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立春之后要少食酸味食品,可适当增加甜味食品摄入。
豆芽
“春日食春芽”,立春之后植物生发的嫩芽极具营养,春天可以食用的嫩芽有很多,比如:豆苗、豆芽、香椿等。
豆芽味甘,入脾,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富含维生素与蛋白质。
不少地方有立春吃春饼的习俗,在春饼中卷入豆芽、豆苗、韭黄等嫩芽菜,不仅清爽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韭菜
韭菜性温,具有补阳的作用。冬春之交,气温还偏低,吃点韭菜可以帮助我们祛阴散寒。
“一月葱,二月韭”,韭菜是非常适合春季食用的蔬菜。春季人肝气盛,脾胃功能受到影响,韭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可以增进人的食欲。
韭菜虽好,但在食用时也要注意几下几点:不要过熟或过生,不要与酒或蜂蜜同食。
春笋
春笋被誉为春天的“菜王”,有着“尝鲜无不道春笋”的说法。春笋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春笋的纤维素含量也十分丰富,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春笋具有健脾补气,化痰止咳的作用,春季吃春笋可以做成油焖春笋,如果想吃的清淡还可以做成春笋豆腐汤。
喝好三样
春季适当吃点甜的,如果不想在吃的上增加甜度,那可以在喝的上下功夫。
蜂蜜水
蜂蜜的好处多多,是最常见的滋补佳品。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具有去疲劳、润肠道、润肺止咳的作用。
春季气候干燥,天气忽冷忽热,多喝水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在喝水时加一勺蜂蜜,不仅换一个口味而且滋养身体。
但需要注意的是,蜂蜜要用温水冲,用热水会破坏蜂蜜中的营养物质。
玫瑰红枣茶
春季应多吃点甘的食物,“甘”的食物首推红枣。红枣不仅味道甘甜,更能补血益气。“一日吃三枣,青春永不老”,中医认为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
立春之后宜饮用各种花茶。玫瑰茶也适合在春天饮用,具有美容活血功效。春季吃红枣以水煮为佳,在煮红枣茶的过程中加入几瓣玫瑰,功效更佳。
菠菜粥
春季多吃点绿叶蔬菜,新鲜的菠菜,对于防春燥具有很好效果。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叶酸等,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都有很大好处。菠菜中含有的镁还可以缓解疲劳。
菠菜中含有草酸,不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在食用菠菜前不妨将其放在开水中烫一下,起到去除草酸的目的。
当你吃腻了炒菠菜、拌菠菜,也可以将菠菜放入白粥之中,做一锅暖融融的菠菜粥。
做好三样
春捂秋冻
老人常说“春捂秋冻”,在气温不稳定的春季里,要格外注意保暖,不要过早的减少衣服,特别注意对头、颈、手脚等部位的保暖。
运动以散步为主
立春时节不可因天气渐暖就增大运动量,不要高强度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讲,此时的运动应以散步为主,避免在运动中过度损耗能量。
防疾病
春季到来,气候变化大,花粉、柳絮等过敏源相继出现这些都会诱发呼吸道疾病。过敏体质的朋友在这个时节要格外注意。
二、立春养生汤
立春养生汤,从喝养生汤开始
立春吃什么?立春时节,乍暖还寒,天气难免有些湿冷,四周的湿气教人浑身不舒服,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道去除湿气的养生汤。
珍珠三鲜汤
配料:鸡肉脯50克,豌豆50克,西红柿1个,鸡蛋清1个,牛奶25克,淀粉25克,料酒、食盐、味精、高汤、麻油适量。
做法:鸡肉剔筋洗净剁成细泥;5克淀粉用牛奶搅拌,鸡蛋打开去黄留清;把这三样放在一个碗内,搅成鸡泥待用;西红柿洗净开水滚烫去皮,切成小丁;豌豆洗净备用;炒锅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汤,放盐;料酒烧开后,下豌豆、西红柿丁,等再次烧开后改小火,把鸡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拨成珍珠大圆形小丸子下入锅内;再把火开大待汤煮沸,入水淀粉,烧开后将味精、麻油入锅即成。
功效:温中益气,补精填髓,清热除烦。
山药排骨汤
材料:新鲜山药400克、玉米1根、莲藕200克、排骨适量。
作法:将所有的材料先洗净;山药去皮后切块,玉米切块;莲藕去皮后切片,排骨先川烫去血水;将所有材料放进锅中,加水煮开,煮滚后转小火炖约30分钟即可;加盐调味。
功效:健脾益胃、助消化、益肺止咳。
三、立冬养生注意点
冬季起居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室温应保持恒定
如果室温过低,人感觉冷,则容易伤人体阳气;温度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易外感风寒,要保持适当通风。
2、 冬季防寒保暖也非常重要,这要从背部、足部做起
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表,又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中医还强调“寒从脚下起”。因此,暖背、暖足在冬日尤为重要。
3、 冬季锻炼也不可少,适量的运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来抵挡疾病的侵袭
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锻炼前进行热身活动很重要。如伸展肢体、慢跑、打太极拳等,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但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禁止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应避免寒冷的刺激,运动应在日照充足时,避开早晚,以免诱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