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区分
2022-05-11 11:21:34 责任编辑:PH 10人 124人
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是区分焦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特质焦虑,特别是对于测量一些短期应激事件,如考试焦虑、体育比赛焦虑、术前焦虑等。
状态焦虑反映在特定时刻直接相关的心理和生理短期反应中。相反,术语特质焦虑是指与当前状态焦虑倾向相关的个体差异。
20世纪50年代,Spielberger提出要区分这两者,并制定了经典的Thestate-TraitanxietyInventory(STAI),但在最早的时候,他认为焦虑是一维结构,特质焦虑越高,不同威胁条件下的状态焦虑越高。如果焦虑是一维结构,则应观察特征与状态焦虑在任何威胁下的相关性。有趣的是,这种相关性在动物研究中还没有被观察到。
后续,比如Endler和Parker认为焦虑应该是多维的,即在特定类型的威胁下,容易被焦虑困扰的倾向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确定了状态焦虑的两个维度:(1)认知焦虑;以及(2)独立情绪。并认为,当个体遇到一种情况时,特质焦虑可以反映在影响当前焦虑的四个方面。(1)社会评估威胁(社会评估威胁);(2)身体危险威胁;(3)模棱两可的威胁(ambigusthreat);(4)日常生活中琐事的威胁。此外,他们认为需要区分自我报告的焦虑特征(self-disclosuretanxiety)和客观焦虑特征(separationtanxiety)。
目前常用的应用:
1.在认知行为测试中,如面部表情测试中,STAI的特征焦虑被用作纠正受试者得分的变量,或者这个分数被用作分组变量。
2.在确定特定事件(如考试、竞赛、拔牙)引起的焦虑时,使用STAI对健康受试者进行测试。但此时,皮质醇或心率变异性等身体指标通常用于确定状态焦虑,量表分数通常只作为辅助。
精神病患者应用争议:
理想情况下,正常情况下,特质焦虑是长期的,状态焦虑是刺激时几小时内的反应。然而,病理焦虑患者的问题变得复杂,因为存在于患者身上的病理焦虑可能会分散到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中。很多病理焦虑患者不认为自己是每天都那么担心的人,但最近生病了,导致每天担心。
目前广泛认可的结论是,患者的焦虑症状是特质焦虑,因为持续时间长达几周或几个月,而恐惧症等急性焦虑发作属于状态焦虑。因此,目前精神科的焦虑量表,如GAD、SAS,大多是几周内测量的,属于特质焦虑。但是精神科的人都知道,临时焦虑明显不同于焦虑的人格特征。可以理解的是,抑郁症患者发作时,遇到事情引起的状态焦虑明显增加,没有遇到事情时也有焦虑,所以把这种焦虑算作特质焦虑似乎没什么大问题。
人格维度与特质焦虑的神经质关系?
继续上述话题,当你听到特质焦虑时,你首先想到的是神经质的个性维度?事实上,看到特质焦虑的问题似乎可以纳入神经质的范畴,但两者属于不同理论框架下的概念。相比之下,只能说数字是相关的,但在应用中,以神经质维度为校正的常规很少,但在一些研究中,如围产期焦虑,会混淆这些。
此外,神经质问题也可以反映疾病中特征焦虑和状态焦虑的不足。许多抑郁症患者在发作期间填写人格测试时,神经质维度会高于缓解期。即使是病人也能感觉到,特质焦虑,问医生是想填补病前还是病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