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妆健康 > 养生膳食 > 中医秋季养生应注意和做到哪些

中医秋季养生应注意和做到哪些

2018-10-16 16:06:44 责任编辑:小king 10 562

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人极易倦怠、乏力等,此时更要特别重视养生保健。中医秋季养生应如何做?,秋季中医养生应注意什么?梦悠情感小编为你介绍秋季养生中医。

中医秋季养生应注意和做到哪些

一、中医秋季养生三步

中医秋季养生做到如下三步,让你健康养生:

1、早秋:祛湿健脾

《素问》云:〝肺主秋……,肺敛收,急食酸以收之,辛泻之。〞 少吃辛散之品以泻肺,秋季容易着凉,有外寒的表现,就另当别论了。早秋是夏秋之交暑热未退,此时又热又湿,再加上人体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很容易暑湿困脾,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情况。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养好脾胃,注意健脾祛湿。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在一般情况下,秋天应食酸味之品以补肺。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2、中秋:防秋乏 秋燥

老话讲〝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练,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练,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同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另外,中秋时节气候干燥,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

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很多人常常会有口干舌燥、口角炎、皮肤干燥及大便干结等燥热表现。此时要注意防燥润肺。

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

3、晚秋:防寒护血管

10月8日到11月7日进入晚秋时节,此时已经慢慢接近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很容易受到寒邪的影响,尤其是心脑血管人群要特别注意保暖,以防血管遇冷容易发生痉挛、淤堵等。

二、秋季中医养生应注意什么

秋季中医养生要注意防止热能过剩,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秋季养生中医称“宜食麻以润其燥”。首先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应当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绿叶菜、苹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发功用的辛香气味食物,如芹菜。

由夏到秋,气温下降,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过于生冷,会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种消化道疾患。所以饮食上有“秋宜温”的主张,也就是说秋天应当避免光吃些凉和性寒的食物,应当多吃一些温性食物。

会员福利
加微信
约咨询 听好课 找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