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的防治
2020-09-03 21:49:11 责任编辑:LXY 0人 477人
小儿厌食症是以小儿长期食欲不佳或消退为关键症状表现的一种儿科常见病。临床医学多见纳呆、偏食、挑食、食欲饮食搭配或拒食。初起多无精神实质及全身上下病症,久则伴随面色暗黄、神疲倦力、心烦容易出汗、体质虚弱及成长发育迟缓。
本发病原因较繁杂,多与下列要素相关 :
(1)饮食搭配而致,饲养不善。加宝宝辅食太早或不科学,“高营养成分”食品类的不善运用,均可使患者肠胃负担重,消化不好。此外对小孩偏食、零食不用限定,可损害肠胃而导致食欲不振。
(2)多病病久。小儿免疫功能不健全,病久重大疾病,营养成分均衡失衡,合理饮食不善而导致。
(3)药品损害:如服食一些抗菌素或微寒的中药材,肠胃减低而病发。
(4)感情要素。为了宝宝多用餐,每到完饭爸爸妈妈又追又逗,乃至责骂斥责,长此以往小孩见饭则怕,强吃则吐,产生肥胖症。
厌食症是能够防止的,最先要倡导有效喂养,宝宝应以奶水主导。科学研究地辅食添加,饮食美味可口。合理膳食且多元化,能够提升小孩的胃口。其二,提升病后医护,生病及初愈时要给易于消化食材提升高蛋白的食物。其三,治疗慢性疾病,对生病少年儿童积极主动治疗,安全用药。
厌食症的治疗可选用运脾、健脾养胃、健脾胃三方治疗。
1.脾运失健:治疗以和脾助运法主导。药用价值枳壳、白术茯苓、伏苓、热曲、山楂果、鸡内金、谷芽、麦芽糖各10克,茯苓6克,白蔻3克(后下)水煎每日一剂,分2-3次服。
2.胃阴不足:治疗以健脾养胃育阴主导。药用石斛、乌梅干、北沙参、玉竹、赤芍、佛手、谷、麦芽糖各10克,茯苓、夏枯草各6克,白蔻3克(后下),水煎每日一剂,分2-3次服。
3.脾胃气虚:以健脾养胃主导,药用价值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伏苓、清夏、莲肉各10克,茯苓、甘松、夏枯草各6克,大枣5枚,白蔻3克(后下),水煎每日一剂,分2-3次服,喝上一段时间,小儿厌食症可减轻。
